肥皀飘香的供销社
1978年深秋的山西晋城黄华街供销社,空气中弥漫着煤油灯的淡淡焦糊味,柜台玻璃下整齐码放着跃进牌香烟、工农肥皂和宝塔糖。墙上的毛主席像两侧,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“工业学大庆,农业学大寨”的标语格外醒目,门口大红灯笼上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金字在秋风中微微颤动。
1978年深秋的山西晋城黄华街供销社,空气中弥漫着煤油灯的淡淡焦糊味,柜台玻璃下整齐码放着跃进牌香烟、工农肥皂和宝塔糖。墙上的毛主席像两侧,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“工业学大庆,农业学大寨”的标语格外醒目,门口大红灯笼上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金字在秋风中微微颤动。
"同志,这瓶可乐要收您15块人民币。"平壤光复百货的涉外商店里,售货员崔小姐用指尖敲了敲玻璃柜台。我盯着价签上刺眼的数字,耳边突然响起丹东导游的戏言:"揣两千块去朝鲜,你能当半个月皇帝。"
被时代抛弃的“奢侈品”,当95后博主@老胡同记忆 晒出供销社老物件合集,弹幕瞬间被“暴露年龄”刷屏。这些曾被年轻人嫌土气的“古董”,竟在短视频平台收割百万点赞,00后们捧着铝饭盒直呼“赛博朋克风拉满”!